近一個月,又有多家機器人產業鏈的公司衝擊IPO,包括博銘維技術、希磁科技、卧龍電驅、鎂伽科技、斯坦德機器人等。
格隆匯獲悉,深圳市博銘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銘維技術”)於8月底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由中信証券擔任保薦人。
博銘維技術專注於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領域,公司來自公營部門及國有企業客户的收入佔比超過3成;儘管公司過去幾年收入有所增長,但是面臨較大的應收賬款壓力。
01
深圳80後小夥創業,專注於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領域,正軒資本押注
博銘維技術成立於2014年1月,當時由代毅、楊霆鵬、宋章軍及博銘維工程共同設立;公司2021年12月完成股改,總部位於深圳市龍華區龍華街道。
截至2025年8月19日,代毅通過直接及間接的方式合計控制公司45.10%的投票權。
代毅及大地勇士有限合夥、疾風之狼有限合夥、忍者神龜有限合夥、超級馬力歐持股平台、瘋狂石頭有限合夥共同構成公司的一組控股股東。
代毅今年40歲,目前擔任執行董事、董事長兼總經理。他先後獲得電子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金融數學碩士學位。
樑創霖擔任執行董事兼副總經理,主要負責監督集團機器人及特種電機產品的研究、開發與製造,此前他曾在中車慼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擔任研發工程師。
樑創霖今年也是40歲,先後獲得湖南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學士學位、機械工程碩士學位。
33歲的謝飛博士擔任執行董事兼AI研發部門主管,他先後獲得同濟大學測繪工程學士學位、香港理工大學地理信息系統碩士學位、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與地理信息學博士學位。
博銘維技術的主要投資機構包括正軒投資、紫荊資產管理、深哈基金、廈門市國資委旗下基金等。
在2025年8月的增資中,公司的投後估值約18億元。
博銘維技術是一家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提供商,為客户提供機器人及AI平台、工程技術解決方案、紫外光固化修復軟管等產品或服務,並處於應用AI進行智能化協同的前沿。
公司的解決方案涵蓋排水管道、中水管道、供水管道、原水管道、海水管道、供熱管道及燃氣管道等管網特殊空間以及水廠及泵站等管網關鍵節點特殊空間。
其中,公司的機器人及AI平台的產品主要包括:
1、檢測機器人、清疏機器人及非開挖修復機器人;
2、AI平台,包含AI管網運維管理平台及AI管網工程管理軟件;
3、機器人配件及其他,主要包括微型特種電機系統。
02
收入有所增長,面臨應收賬款的壓力
受下游需求的推動,近幾年博銘維技術的收入也實現了增長。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3月(報告期),公司的收入分別為1.62億元、2.14億元、2.49億元、6236萬元,淨利潤分別為2239.4萬元、3064.3萬元、4015.3萬元、1004.6萬元,同期毛利率分別為46.4%、48.1%、49.5%、48.1%。
從產品收入結構來看,博銘維技術的收入主要來自銷售機器人及AI平台、提供工程技術解決方案、銷售紫外光固化修復軟管。
2022年至2024年,公司來自銷售機器人及AI平台的收入佔比由73.8%降至58.4%,而來自提供工程技術解決方案的收入佔比則由23.2%增至29.6%。
博銘維技術需要持續改進產品,不斷推出新產品,尤其是新機器人及AI平台,以滿足不斷變化的客户需求;因此,公司需要持續研發投入。
報告期內,公司分別產生研發費用1910萬元、2150萬元、2070萬元、760萬元,佔各期間總收入的11.8%、10.1%、8.3%、12.2%。
銷售端,博銘維技術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15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4000餘家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的下游領域主要包括市政水務運營商、政府管道管理機構、綜合管廊運營商、水污染治理機構、能源或化工企業以及建築或維護承包商。
因此,公司的業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公共部門資金。
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公營部門及國有企業客户的收入佔比分別為33.9%、43.5%、49.5%、36.7%。
不過,如果政府支出發生超出控制的變化,例如城市發展規劃或政府財政政策發生變化等,那麼公司的業務將有可能受到影響。
博銘維技術也面臨貿易應收款項相關的信貸風險。截至各報告期末,公司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分別為8870萬元、9670萬元、1.64億元及1.5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4.75%、45.19%、65.86%、255%。
相應地,公司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週轉天數也由2022年的196天增加至2025年1-3月的256天,應收賬款的壓力有上升的趨勢。
03
行業競爭激烈,博銘維技術的全球市場份額約為1.4%
機器人是指為自動或半自動執行任務而設計的智能機械系統,通常具備環境感知、信息處理及決策等功能。
按應用範疇,機器人通常分為三大類,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博銘維的產品就屬於特種機器人。
基於不同的應用場景,特種機器人可以進一步分為:特殊空間機器人、緊急救援機器人、其他特種機器人。
特殊空間機器人是專為在高風險、狹窄及密閉環境作業而設計的智能設備,主要執行檢查、維護、清潔及修復等任務,並部署於管網及節點特殊空間,涵蓋水務、燃氣、電力、熱力和石化等多個領域。
在特種機器人中,特殊空間機器人是市場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之一。2024年,全球特殊空間機器人市場達3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84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9.0%。
由於城市基礎設施升級及公共安全治理,中國正快速形成一個大規模的市場。
2024年,中國特殊空間機器人市場規模達7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21億美元,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21.5%,增速領先於整體特種機器人市場。
在這些應用中,供排水管道機器人是目前應用最廣泛、市場份額最大的細分市場。
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行業競爭激烈,全球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市場主要由歐美企業主導,中國企業在技術領域取得了飛速發展。
2024年,全球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市場中,博銘維技術的收入排名位列全球前20位。
同期,全球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市場中,前五大中國公司合計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6%。
博銘維技術在所有中國公司中排名第一,2024年收入為2030萬美元,全球市場份額約為1.4%。
公司在國內的同行主要包括深圳施羅德工業集團、武漢中儀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管康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特瑞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總體而言,博銘維技術來自公營部門及國有企業客户的收入佔比超過3成,公司所處的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領域受城市基礎設施升級的週期影響較大;儘管公司過去幾年收入有所增長,但是面臨較大的應收賬款壓力。
未來,公司能否改善財務狀況,持續迭代產品、拓展客户,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