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醫療板塊繼續大秀肌肉。
除康方生物、百濟神州、中國生物製藥等創新藥公司繼續狂飆之外,高值耗材板塊的心脈醫療、南微醫學、微創醫療、春立醫療等也紛紛大漲。我們在前天的文章中提到的ETF(513120)繼續狂炫5%,真是閃瞎了。
與此同時,一家專注於心血管高值耗材的公司正在衝擊IPO。
格隆匯獲悉,7月18日,上交所將召開2025年第23次上市委審議會議,審核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芯生命”)的科創板IPO首發事項,由中金公司擔任保薦人。
北芯生命此次擬採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是該標準重啟後的第二家上會企業,緊隨禾元生物之後。
01
專注於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器械,估值48億元,鬆禾資本押注
北芯生命成立於2015年12月,由宋亮、陳麗麗、硅基仿生、付曉陽出資設立。2021年6月完成股改,公司註冊地位於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
目前,宋亮自身及通過旗下控制的員工持股平台合計控制公司29.57%的股份。
宋亮今年43歲,2010年12月畢業於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學歷。創業之前,他曾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北芯生命的機構投資者主要包括夏爾巴、鬆禾資本、倚鋒投資等;在2023年2月的股份轉讓中,公司的估值為48億元,滿足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要求。
《科創板上市規則》的第五套上市標準中規定,預計市值不低於40億元,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床試驗。
北芯生命專注於心血管疾病精準診療器械的研產銷。
心血管疾病是一種影響動脈或靜脈的疾病,通過阻塞或削弱血管、損壞靜脈中的瓣膜和影響心臟的正常運作來影響血流,其中可分為心臟疾病和血管疾病兩類。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心房顫動等。
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22》,2021年中國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已超過450萬人,心血管疾病在我國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的死因中佔比均超過了45%。目前心血管疾病在我國城鄉居民疾病死亡構成比中高居首位。
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精準診療非常有必要。
受益於人口老齡化、政策支持、介入心血管手術可及性提高等因素,目前採用PCI(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滲透率正在提高。
相比於傳統手術,PCI操作無需開胸,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
PCI是指通過心臟導管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脈管腔,從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療方法。
PCI包括診斷和治療兩大過程。
目前精準PCI的診斷方法主要包括:1、作為血管內功能學評估技術的血流儲備分數(FFR),2、作為血管內影像學評估技術的血管內超聲(IVUS),3、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這幾項診斷技術彼此互為補充。
02
核心產品IVUS於2022年獲批上市,已被納入集採
針對上述精準PCI的診斷方法,北芯生命進行了較為廣泛的佈局。
目前,北芯生命已經累計向市場推出了11個產品,在研產品共有6個,覆蓋IVUS系統、FFR系統、血管通路產品、衝擊波球囊治療系統及電生理解決方案五大產品類別。
1、核心產品—血管內超聲(IVUS)
2022年7月,北芯生命的IVUS系統在國內獲批上市銷售,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是中國首個高清高速的國產血管內超聲診斷系統;目前,已在國內約1000家醫院實現了臨床應用。
2024年3月,該產品在歐洲獲批上市銷售,成為首個在歐洲獲批的中國IVUS系統。
血管內超聲(IVUS)是基於導管技術和超聲成像技術,將微型超聲換能器送入血管腔內並進行360°掃描,對血管結構進行超聲成像,可以實時顯示血管壁病變的形態﹑性質及病變分佈,在術前、術後和後續隨訪中提供重要的臨床價值。
報告期內,中國冠脈IVUS耗材使用量於2022-2024年分別約為32.28萬根、36.81萬根、55.37萬根,市場植入量持續上升。預計中國IVUS整體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約17.6億元增長至2030年約51.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19.4%。
目前國內已獲批上市的IVUS產品約10款,還有1個處於臨床研究階段。
這一市場仍由進口產品所主導,海外廠家主要是波士頓科學、飛利浦,國產廠商主要包括北芯生命、恆宇醫療、開立醫療、全景恆升、遠大醫藥、博動醫療、微創蹤影、英美達等。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器械產品普遍面臨集採的風險。
2023年8月,北芯生命的IVUS成像導管被納入多省市集採範圍;2022年至2024年,公司IVUS系統的平均不含税單價由6496.62元降至2696.36元,在集採後呈現下降趨勢。
但是由於公司的產品獲批不久,屬於“光腳產品”,因此在報告期內實現了以價換量。
未來,隨着集採的持續推進,公司如果不能繼續以價換量,則業績將可能受到影響。
2、血流儲備分數(FFR)測量系統
2020年3月,北芯生命的FFR系統在歐洲獲批並進入海外市場;2020年9月,該產品獲批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銷售,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
血流儲備分數(FFR值)是一種評估冠狀動脈狹窄前後壓力的比值,用以確定狹窄處血液供應至心肌的程度(心肌缺血程度)。
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地區相比,和中國直接測量FFR在冠脈造影檢查中使用的滲透率較低,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預計中國冠脈直接測量FFR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約2.3億元增長至2030年約31.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約54.9%。
目前國內已獲批冠脈直接測量FFR產品有5款,在研產品有1款。
國內市場仍由進口產品所主導,包括雅培、飛利浦、波士頓科學,國產廠商有北芯生命和樂普醫療。其中雅培和飛利浦的產品市佔率從2019年100%下降到2024年約56.8%,北芯生命於2024年市佔率約29.5%。
此外,北芯生命還有其他產品,包括血管通路產品、衝擊波治療球囊、電生理解決方案等,其中有部分產品豁免臨床。
03
累計虧損超7億,銷售費用率遠高於同行
北芯生命的核心產品IVUS系統、FFR系統分別於2022年及2020年獲批上市,並開始產生銷售收入,但是由於尚處於商業化早期階段,各項費用均較高,因此淨利潤仍為負值。
2022年、2023年、2024年(報告期),北芯生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245.19萬元、1.84億元、3.1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9億元、-1.4億元和-4359.62萬元;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合併報表累計未分配利潤為-7.34億元。
截至2024年年末,北芯生命賬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約1503.72萬元,面臨一定的壓力。
2025年1-3月,公司營業收入為1.28億元,同比增長104.90%;歸母淨利潤2060.61萬元,同比增長207.85%。
北芯生命的商業模式以銷售一次性使用耗材為主。
從收入構成來看,2022年,北芯生命來自核心產品FFR系統的收入佔比達到87.31%,2024年降至24.48%,主要來源於FFR系統中的FFR壓力微導管。
隨着核心產品IVUS系統等2022年啟動商業化,其銷售收入大幅上升。2022年至2024年,IVUS系統的收入佔比由10.14%提升至68.62%。
報告期各期,北芯生命的毛利率分別為63.51%、65.02%和63.31%。橫向對比來看,2022年和2023年,公司毛利率水平略低於同行均值,主要原因在於產品存在一定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北芯生命仍處於商業化早期,其銷售費用較高。報告期內銷售費用分別為7588.23萬元、1.03億元、1.1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2.08%、55.98%和34.61%,銷售費用率顯著高於同行業20%多的均值。
此外,北芯生命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42.73%、71.43%和32.04%,較高的研發費用率和銷售費用率也構成了公司虧損的重要原因。
同時,北芯生命也面臨客户集中度較高的風險。目前公司的客户主要是經銷商,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佔比分別為82.06%、62.28%和74.21%。
2024年,國藥菱商終止與公司的合作關係後,相應區域業務由嘉事唯眾承接,導致當年來自嘉事唯眾一家的收入佔比高達54.67%。
總體而言,北芯生命過去幾年核心產品陸續上市,並開始創收,但報告期內淨利潤仍虧損;公司當前面臨國產替代的機會,也面臨持續集採的風險,未來公司能否實現扭虧,格隆匯將保持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