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銀行股逆勢走強,截至上午收盤,青島銀行漲近4%,滬農商行、廈門銀行、渝農商行、中信銀行漲超2%,浦發銀行、中信銀行、渝農商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成都銀行、光大銀行創出歷史新高價。
銀行ETF天弘、銀行ETF易方達、招商銀行ETF優選、銀行ETF南方、華安銀行ETF指數基金、華夏基金銀行ETF基金、鵬華基金中証銀行ETF、華寶基金銀行ETF、匯添富基金銀行ETF龍頭、富國基金銀行ETF上漲。
從資金面看,受益於公募基金新規、中長期資金入市等制度變革,銀行板塊作為基本面穩健、分紅穩定、估值較低的品種,銀行板塊資金吸引力有望提升。
公募基金新規落地,銀行配置比例有望提升。一方面,業績比較基準約束強化,或引導銀行板塊基金配置比例向指數權重抬升。截止2024年末,主動權益類基金持倉銀行比例為3.35%,大幅低於滬深300指數中13.67%的銀行權重。另一方面,新規規定三年以上中長期收益考核權重不低於80%,銀行股穩定高分紅有助於為公募基金提供長期穩定收益。
險資入市積極性提高,銀行板塊有望迎來增量資金。在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引下,監管持續鼓勵險企加大權益投資,而從險企經營訴求出發,銀行股是合意板塊。今年以來險企增持、舉牌銀行股的力度也有所加大,或將持續提供增量資金。
天風證券認為,外部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銀行股防禦價值進一步凸顯。雖然關税戰暫時“熄火”,但90天暫停期結束後或仍面臨關税回調上升風險。往後看,外部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市場避險情緒濃厚,而銀行板塊高股息低估值,安全邊際較厚。截止5月19日,銀行股近12個月股息率為6.47%,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1,但PB估值僅0.55倍,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31。
華創證券指出,2025年支撐銀行股上漲的因素從前期“低利率環境下市場資產荒”、“銀行整體面臨的經營壓力邊際趨緩”兩維度擴容至“中長期資金入市+公募基金改革帶來增量資金”、“經濟結構轉型帶來ROE提升”四個維度,共振支撐後續銀行整體倉位提升,建議重視銀行板塊配置機會,具體來看:
1)紅利策略中途未半,銀行中長期投資價值持續。大行定增方案落地,銀行中期分紅仍在推進,同時多家銀行發佈估值提升計劃。股息率高、資產質量有較高安全邊際的銀行仍有絕對收益,建議重視其配置性價比。建議關注國有大行(A+H)+穩健股份行+區域優質且有較高撥備覆蓋率的中小行。同時關注低估值股份行ROE提升的空間和機會。
2)經濟結構轉型背景下,客羣紮實、風控優秀的銀行基本面和估值有更大彈性。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有利於穩定銀行資產質量改善預期、同時也釋放後續信貸穩定增長和信號。若本輪政策能有效促動經濟結構轉型,帶動地產和消費回暖,看好順週期策略空間和機會。
中泰證券表示,展望未來,銀行股的確定性是強邏輯,第一階段上漲邏輯持續性強。1、自上而下看,經濟預期仍面臨一定分歧,但資本市場活躍性有望延續。政策呵護下,資本市場活躍性有望延續。2、銀行股從“順週期”到“弱週期”有三點原因:一是銀行和財政的關聯度進一步加強,大行與中央財政關係,地方銀行與地方財政關係增強。二是國家信用支撐的銀行客羣:化債支持融資平台,國有企業安全邊際穩健。三是銀行風險會穩健釋放,不會暴雷。防範和化解金融系統性是底線思維,銀行獲得政策的呵護與支撐。3、銀行業績穩定性強:短期維度,其他非息收入中浮虧修復支撐全年營收增速逐季改善;中長期維度,資產質量穩健和較為充足的撥備帶來銀行板塊基本面韌性延續。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