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新鴻基地產(00016)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業績, 集團在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的影響後,可撥歸公司股東基礎溢利為218.55億港元(下同),同比略增0.5%。每股基礎溢利為7.54港元,同比亦升0.53%。
年度收入797.21億元,去年為715.06億元,同比增11.5%。
年內,特區政府收回一批由集團持有的土地,其中 包括位於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面積約250萬平方呎的土地。集團預期可收取政府的現金補償額30億元,相關收益已在2025財年度入賬。此外集團一批主要位於新田和北環線主線沿線的土地亦將被收回。該批土地面積約110萬平方呎,涉及補償金額12億元,將在2026財年度入賬。
年內,按所佔權益計,集團在香港錄得的合約銷售額約423億元,為過去五個財政年度最高水平。但公司指,香港物業發展收入同比增6%,至261.39億元,物業發展溢利減少51%至32億元,主要由於毛利率下跌。毛利率為12%,去年毛利率26%。此外,集團於年內出售帝景園(位於舊山頂道的住宅投資物業)51個單位銷售所得淨收入28.44億元。計入公平價值已變現收益後,出售該物業之基礎溢利為22.2億元,毛利率為78%。年內出售包括帝景園單位之香港住宅物業基礎溢利總額54.2億,整體毛利率為19%。
申報股東應佔溢利及每股盈利分別為192.77億元,微升1.2%。當中包括扣除遞延稅項及非控股權益後之投資物業公平值減少7.42億元,去年公平值減少金額24.12億元。
末期股息每股2.8元,連同中期股息每股0.95元,全年每股派息3.75元,與去年相同。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團的淨債項與股東權益比率為15.1%,利息覆蓋率達6倍。淨債項和借貸成本下跌,推動集團的財務比率較去年有所改善。
年內,來自物業銷售的溢利為82.9億元,同比升5.6%。按所佔權益計算,年內錄得的合約銷售總額約466億元。
連同所佔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的租金收入計算,集團年內的總租金收入按年下跌2%,至244.61億元,淨租金收入按年下跌3%至183.92億元 。
截至6月30日,集團未入賬的香港合約銷售額約356億元,預計當中約301億元將於2025/2026財政年度確認入賬。
年內,集團在香港的租賃業務難免受到經濟不確定因素所影響。連同所佔合營及聯營公司的貢獻,集團物業投資組合的總租金收入按年輕微跌2%至175.31億元。年內集團物業組合的整體出租率維持在滿意水平。
集團多元化的零售物業組合錄得約95%的出租率,水平相對穩定,而2025年上半年租戶銷售額的跌幅亦顯著收窄。
本港甲級寫字樓市場仍處於整固階段。集團寫字樓組合的平均出租率約為90%,續租租金下調。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表示,展望將來,集團會繼續在新住宅項目準備就緒後推出市場,亦會推售已落成的貨尾住宅單位和其他非核心物業。在未來十個月,集團計劃在香港推售啟德「天璽•天」和「天璽•海」兩個項目第2期的現樓單位,其他預計推售的主要住宅項目包括西沙灣發展項目第2A期及第2B期、鄰近港鐵荃灣西站的項目,及港鐵古洞站旁大型項目的第1期。
未來2-3年,集團在香港和內地新落成的投資物業將陸續為集團的經常性收入帶來新增貢獻。在香港,觀塘全新商場Scramble Hill計劃自2025年下半年起分階段開業。位於啟德的「天璽•天Mall」直通港鐵啟德站,計劃自2025年第四季開始營業。坐落高鐵西九龍總站上蓋的IGC寫字樓,將於2026年開始交付租戶。(JJ)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滙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