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飆升的黃金市場正迎來多重利多,根據華爾街投行高盛最新調查報告,看多黃金的投資人與看空者比例達到驚人的 8:1,黃金首次超越已開發市場股票,成為該機構調查中最受追捧的多頭交易標的。這一現象背後是全球央行戰略調整、聯準會 (Fed) 降息預期及地緣政治風險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舉措持續引發市場關注。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周 (7) 日數據,截至 8 月底,中國黃金儲備增加至 7402 萬盎司(約 2098 噸),較 7 月底增加 6 萬盎司(約 1.7 噸),連續 10 月增持黃金。
自去年 11 月以來,中國央行累計購入黃金 122 萬盎司 (約 38 噸),同期公佈的外匯存底數據也走強,8 月底規模上升至 3 兆 3221.54 億美元,單月成長 299 億美元。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美元指數下跌與全球資產價格上漲共同推升外儲規模,而中國經濟展現的強勁韌性為外匯市場提供了重要支撐。
國際金價近日在多重利多推動下屢創新高,現貨黃金上周五 (5 日) 一度突破每盎司 3600 美元大關,今年來累計上漲 36.65%。
根據資管機構 Crescat Capital 監測數據,黃金在美國以外央行儲備中的佔比自 1996 年來首次超越美債,反映出全球儲備資產結構的重大轉變。
世界黃金協會 (WGC) 數據顯示,全球央行已經連 14 季淨買超黃金,儘管近期增持速度有所放緩,但地緣政治風險持續支撐官方需求。
各大金融機構紛紛調漲金價預期。摩根士丹利將年底目標價定為 3800 美元 /,高盛維持 2026 年中旬 4000 美元的預測,美國銀行則看好 2026 年上半年突破 4000 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Fed 貨幣政策轉向成為關鍵驅動因素。根據芝商所 FedWatch 最新數據,市場看好 9 月降息機率已達 100%,今年內將降息 75 個基點,較一周前顯著上調。
美國財長貝森特近期對 Fed 的公開施壓,加劇了市場對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擔憂,美銀警告可能出現「尼克森時代式」的政策幹預。
專家指出,各國央行減持美元資產、增持黃金的戰略舉措,既是對沖貨幣貶值風險的防禦性選擇,也預示著全球金融體系正在經歷深刻重構。
隨著 Fed 降息週期臨近,黃金作為非主權信用資產的避險屬性將進一步凸顯,這場由多重因素共振推動的黃金牛市有望繼續深化。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