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來各類資產表現分化劇烈,黃金領漲貴金屬,中國股市重獲動能,美股位居高檔,但估值卻已達泡沫警戒線。該行建議投資人下半年調整配置策略,增持中國股市與黃金避險。
今年來資產表現:黃金大漲近三成 中國股市重返榜單
截至 8 月 27 日,全球主要資產今年來表現差距懸殊。黃金以 28.9% 漲幅稱王,鉑金屬更暴漲 50.8%,白銀也有 32.4% 亮眼表現。原油則成最大輸家,布蘭特與西德州原油分別重挫 8.8% 和 10.6%。
股市部分,歐洲表現搶眼,希臘股市狂漲 78.3% 居冠,西班牙與義大利股市也分別大漲 54.6% 和 44.6%。中國股市雖以 29.7% 漲幅排名第 11,但已是過去兩年全球表現最佳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股債比目前約 1.0,而美國股債比已達 3.5,兩者差距為 2004 年來最大,顯示中國股市相對便宜。
資金流向:中國股市單周吸金 39 億美元創新高
截至 8 月 27 日當周,全球資金呈現「股債雙流入」格局。中國股市表現突出,單周吸引 39 億美元資金,創 4 月來最大規模。美國股市流入 85 億美元,歐洲股市卻流出 12 億美元。
ETF 成為投資主流,今年來累計吸引 6880 億美元,占全球股票總流入 182%,反映投資人偏好低成本的被動式投資工具。
美銀富豪客戶配置:64% 押注股票 狂買中長期美債
管理 4.1 兆美元資產的美銀財富管理部門數據顯示,高淨值客戶目前股票配置達 64.2%,高於歷史均值;債券配置 18.2%,則低於均值。
客戶明顯看好利率下降趨勢,2023 年來增持 2-10 年期美債 140 億美元,同時減持短期美債 280 億美元。
市場情緒:牛熊指標中性 估值警報響起
美銀牛熊指標維持 6.0 中性水準,但美股估值已創歷史極值。標普 500 指數市淨率 5.3 倍寫下 77 年來新高,本益比 27.4 倍更是百年罕見——歷史上僅 2% 時間超越此水準。
美股「十大天王」(七大科技巨頭加上博通、甲骨文、Palantir) 市值占比達 39%,逼近 2000 年網路泡沫的 40% 高峰。
22 項關鍵數據揭露市場矛盾
美銀透過 22 個「幸運數字」進行分析後指出,當前市場面臨的核心矛盾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首先,政治不穩定性顯著上升,2024 年全球舉行的 32 場選舉中有多達 26 場出現現任者落敗的情況,顯示政治動盪成為全球市場的重要變數。
其次,美國政府債務已經攀升至 37 兆美元,這一數字已超過中國、日本、德國與印度四大經濟體的 GDP 總和,顯示財政壓力持續加劇。
再者,科技產業的資本支出呈現高度集中化,七大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與營運現金流的比重已從 2012 年的 20% 飆升至目前的 55%,反映出市場對科技成長的狂熱情緒。
最後,美國的勞動生產率出現下滑,目前僅為 1.3%,遠低於 2000 年代的平均水準 2.7%,突顯潛在的成長動能不足。
針對上述市場情勢,美銀提出「三增兩減」的避險投資策略。該行建議投資人應增持歐洲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主權債,這些資產可望受益於貨幣政策轉向寬鬆的環境;同時,也看好中國股市,認為其估值具備吸引力且資金正逐步流入;此外,黃金亦被視為對沖地緣風險與美元可能走貶的重要資產。
相對而言,美銀則建議減持美國科技股,特別是「十大天王」類股,因其估值已達高位,風險偏高;同時,也不看好原油市場,認為供需失衡的狀況在短期內難以改善。
美銀強調,當前寬鬆政策雖支撐資產價格,但生產力下滑、債務高企等結構性問題,恐成長期投資風險。投資人應保持警戒,適度分散配置降低風險。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